鲸鱼和海豚,可以说是进化得最成功的的海洋哺乳动物。
从热带岛屿,到极地海洋,甚至到米深的海底,都能看到鲸目动物美妙的身影。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擅长各种泳姿的奇妙萌物,明明适应了大海的环境,为何只有极少数的鲸目动物能进入淡水生活?
难道是……河鲜不好吃?
虽然我们知道,吃这个原因,是生命中仅次于呼吸的存在。但是其实还有其他重要原因,让它们毅然决定放弃深入腹地,一心只想征服另一半世界——
体型限制
△蓝鲸分别与人类、大象、喷气飞机的体型对比
首先我们知道,鲸鱼基本都很大……很多都是世界排名前列的超!级!大!个!子!
大部分的河流的水位深度,都足以让它们搁浅,还想在里面花样游泳?navie!
△鲸鱼与海豚全家福
你能想象两米高的大个子去玩滑梯?同理,你能想象鲸鱼成群结队游过珠江吗?会堵车的好吗?
像是珠江广州段的平均水深也就3.8米,蓝鲸什么的游进来就是找shi好吗?
还想逆流而上进入深水大湖中愉快生活?少年,我很欣赏你的天真啊!
而这些座头鲸啥的,还喜欢跳出海面玩,你这让它们在淡水河里来一下,直接PIA成鲸鱼肉酱了好吗?
所以,光是体型这一项,一大批鲸豚就,out。
食谱限制
△蓝鲸在捕食
在动物世界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进化论的决定因素不是物竞天择,是吃。(没错就是我瞎编的,但是这个绝对是很有道理的!)
作为绝对楷模级的吃货,鲸豚们的食谱,就决定了人家,不会也不想来吃河鲜。(河鲜明显土腥味太重了好伐?)
比如说抹香鲸吧,就只吃深海乌贼之类的软体海鲜。为了吃上一口热腾的,它们连身体都慢慢进化出了耐高压、能憋气的特性……
你看这来自吃货的决心,多日月可鉴?而你让人家这种高级装备来河里捞鱼虾蟹吃?
抹香鲸想说:“我还嫌鱼刺多呢!”
再比如说虎鲸吧,在南极观测到的虎鲸团伙,甚至还可以按照口味分群体(不同菜系的吃货自己拉了个群的既视感)。
比如说有的群体只爱吃企鹅,有的群体只爱吃海豹……你给人家吃四大家鱼,人家才不想吃呢!
△摄于珠海长隆虎鲸繁育基地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吃货,大部分鲸鱼的食谱,都非常非常单一,连身体机能进化,都是朝着捕食特定食物的方向进化,很难适应淡水环境。
所以,食物这一项,又让一大批鲸豚,out。
生理限制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海水跟淡水的盐度hin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海水特别咸,所以海里的鲸豚们跟海鱼一样,第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多排掉身体的盐分,同时保留更多水分。
不然的话,它们在海里迟早变成咸鱼……
△中华白海豚,摄于珠海长隆海洋王国
所以它们的肾脏,也进化成了跟人类不一样的样子。
人类的肾脏就是左右两个腰子,鲸鱼跟海豚的就是一串葡萄状的小肾,数量少的多个,数量多的甚至个都有。
靠着一长串小肾,它们可以高度浓缩尿液里的水分,躲开变成“咸鱼”的命运。
但是如果在淡水中的话,这样子的生理奇迹,就根本用不上地儿啊~毕竟在淡水里,要考虑的是尽量排出身体里的水分啊~
△瓶鼻海豚,摄于珠海长隆横琴湾酒店海豚池
事实上,曾经有恶趣味的科学家,把瓶鼻海豚放进去淡水里面,三天后人家就肿得不成样子。
足以证明,海里生活惯了的鲸豚是木有办法适应淡水的啦。
所以,生理原因,又让一大批鲸豚,out。
△长江江豚,几近濒危的淡水鲸类
不过呢,其实还是有极少数部分的鲸豚,能在淡水中生活的啦。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白鳍豚还有长江江豚,就是一辈子都活在淡水中。
而像是江豚(海洋型亚种),虽然平时都在海洋里生活,但是还是会时不时逆流而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一类能进入淡水的鲸豚,体型娇小灵活,食性也杂,而它们的能用皮肤调整咸淡水的渗透压,辅助适应淡水环境。
△中华白海豚,摄于珠海长隆海洋王国
说到底,绝大部分的鲸豚们只肯住海洋里面,都是为了一个够多吃够舒服的生活环境嘛。
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就正好满足这些条件哩,不然你亲自来问问这里的中华白海豚?
文丨四脚兽
图丨长隆,部分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