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虎鲸 > 虎鲸外形特征 > 正文 > 正文

北极圈温度已突破30,背后隐藏的原因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1 12:55:08
呼烟与听力有密切的关系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3808.html

byZeng、Mengdie

7月以来,北半球的不少国家已经持续遭受热浪侵袭,一次次刷出创纪录高温。

国内的小伙伴们

也天天在朋友圈抱怨:

真快热死人了!

待在南半球的你是不是还有点窃喜:

我们这儿很凉快嗷!

不过,

昨天一条局部地区的气象消息,

却让全世界的人都“上火”了:

北极圈内,

已经出现了32摄氏度高温!

据悉,往年同期,

这一地区的平均温度,

只有10摄氏度。

想象一下现在的32摄氏度高温,

得让多少冰块融化,

多少北极熊生存受到威胁,

海平面上升多少……

我们仿佛听见了

世界末日来敲门的声音

如果你留意新闻

你会发现

其实

南极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今年6月,一项由惠灵顿的维多利亚大学等气候专家做出的重要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5年里,有3万亿吨冰从南极融化,而这3万亿吨冰中,几乎有一半是在最近5年内融化的。

从年到现在

南极这个“冷冻大陆”的冰层融化速度

已经翻了3倍

年之前,南极洲失去的冰平均每年是亿吨,但在年到年5年里,平均每年的冰融化量已达到亿吨……

而如果极地冰层再这样融化下去,等着地球人的,就是一场大灾难。

无处可逃的动物

一位摄影师在位于北极圈内的

加拿大巴芬岛

拍到过这样令人悲痛的一个视频…

瘦骨嶙峋的北极熊拖着缓慢的脚步

寻找着食物…

但是却一无所获…

最后,只能从一个汽油桶中

扒出来一点点残渣剩饭用于果腹…

还有更令人触目惊心的…

年国家地理探险队

在北极考察期间

目睹了这一心碎的画面…

一只雄性成年北极熊

不顾母熊的阻拦

追逐猎杀小北极熊并吃掉…

(虽然母熊极力阻挠,

却无法阻止雄性北极熊把幼崽拖走)

(望着雄性北极熊啃食自己的幼崽

母熊发出绝望的悲鸣)

(雄性北极熊叼着没有啃食完的

小熊尸体)

其实,这些事例并不是孤案

随着气候的变暖

类似的事件

在北极地区出现的

已经越来越频繁!!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浮冰消融,依靠在冰面上捕食的北极熊,猎食环境越来越差,猎物越来越少,于是忍饥挨饿的北极熊不得不选择一些极端办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在没有其它动物可供猎食的时候,

它们不得不自相残杀。

而南极的情况

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全球变暖、浮冰融化

生活在南极大陆的4种企鹅

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存环境

融化的浮冰

使他们丧失了抚养后代的珍贵场所

全球变暖让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

磷虾大量减少

越来越暖的冬天和越来越不稳定的天气

使得企鹅们不得不在越来越薄的海冰上

抚养他们的幼崽

然而…

单薄的海冰

如何能承载住动物的重量呢?

于是

越来越多的企鹅但和幼崽

就不得不在可以独立生存前

被夺走生命

根据WWF的数据

一些群落中带帽企鹅的数量

已经减少了30%-66%

令人惊恐的恶循环

极地的冰融化

所影响到的不止是动物

它还会引发全球冰层融化

全球变暖进入加速度的恶循环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当冰块大量融化后,两极蓝色的部分(海水)比白色的部分(冰块)会更多,而深色更吸热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原理……

另外,科学家们还担忧,假如南极的永久冻土层也开始解冻,那二氧化碳、甲烷这样过去被冻在土里的温室效应气体,就将被释放出来,届时全球变暖将更刹不住车……

一些冻在冰里的甲烷气泡

而冻土地带如果一旦长出绿色植物,也将比过去白色雪与冰更吸热,加速全球变暖……

极地的冰融化,还可有另一个严重影响,那就是打乱洋流。拿北极说,如果北极的冰融化异常,就会让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速度减缓,最终影响到各个地区的气候。

当然,极地冰融化的恶果中,还有世界人都知道的: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

我们谁都逃不过

如果你还认为海平面上升只是“淹几个小岛而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据《国家地理》报道,假如覆盖南极、格陵兰岛、冰川等地的冰层全部融化,海平面会上升近70米(feet),淹没绝大部分的沿海城市(即人口最集中、最繁荣、最发达的区域)。

海平面上升英尺后的情况

这是最极端的情况。

但即便是谨慎的科学预测,

也指出人类的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南极研究中心的主任TimNaish在今年年初的太平洋气候变化公会(PCCC)上发言,人们可能低估了南极(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预估应该提高到2米。

而根据BBCFocusMagazine的说法

因为地球并非一个规则的圆形

太平洋和中国海域将首当其冲

未来这些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将快于其他地区

根据新西兰电视台的报道,

一旦海平面上升达到3米水平,

新西兰的众多地区

包括基督城、惠灵顿、Napier、

甚至奥克兰的诸多港湾、港口

还有CBD,

都将被海水浸没。

极地冰层的融化带来的恐怖影响

还不止上面谈的这些

根据Quartz的报道,冰融化可能会引发世界范围更频繁的特大地震,以及火山喷发;

生物学家们还指出,南极洲的冰层里可能还储藏了一些可怕的史前病毒,假如这些冰化掉,后果不堪设想……

科学家还称,假如冻土被解冻,将会对人类的一些基建设施造成影响:以及由专家指出阿拉斯加的冻土出现的“不稳动向”,已经对当地的高速路、管道、轨道等等基建造成伤害……

一切的一切,

总结成一句就是:

再这样下去,结局很悲惨!

不管你在北半球

还是我在南半球

只要你还在地球

你的生活就不可能不受影响!

虽然此次北极圈出现32度高温的原因

还未有一致的科学结论

但全球变暖的趋势

两极冰层的加速消融

却已是不争事实

挽救自己和下一代的时候到了!

真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

都拿出切实行动,节能减排

厉行环保!

其实

对于全球变暖和冰层融化,

你可以做的有很多:

做好Reduce,Reuse,Recycle: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坚持废物利用,做好垃圾分类

尽量减少自己的碳足迹,比如能走路的距离,就不要再开车了

将家里的白炽灯泡,换成节能灯泡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更多考虑使用新能源产品

减少热水使用,可以极大减少能耗

减少一次性塑料消费,如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

改变观念,将对环境负担的考虑纳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要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将食物垃圾单独处理,使用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如堆肥桶

加入环保组织,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如果家里有空调,记住给空调换干净的过滤网

老生常谈的节约用水,但这的确是节约能源很关键的一步

记住

救地球,就是救自己!

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

我们其实都面临着同样的环境危机!

请一起用行动

来拯救人类的未来吧!

延伸阅读

北极圈高温32℃,我们有生之年只能眼睁睁

看着冰川消融,北极熊灭绝?

这是一个悲伤的夏天

7月24日

在加拿大西南部海岸的人们

见证了一幕令人心碎的场景…

在那里

有一只虎鲸宝宝刚刚出生半小时

就不幸去世了

然而

它的妈妈却拒绝离开孩子的尸体

一直用头顶着宝宝在水里游

就这样

24小时过去了

在孩子去世后一直没有进食的虎鲸妈妈

依然顶着宝宝的尸体

在海洋里痛苦地前行

每次宝宝从妈妈头顶上滑落

她都要做6-7次呼吸

才能进行一次长时间的深潜

去把宝宝再次捞上水面

华盛顿生物保护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说

虎鲸妈妈不是不知道孩子已经回不来了

只是舍不得放手

这种把孩子的尸体顶着的行为

是鲸豚类哺乳动物表达自己悲伤的方式之一

因为虎鲸怀孕的周期比人类还长

通常要17、18个月才产子

身为聪慧的鲸豚类哺乳动物

虎鲸妈妈对孩子的爱

不会比人类的要少

然而

因为海洋环境污染

不仅虎鲸的生存环境恶化

它们赖以为生的食物王鲑也正在不断减少

这种生离死别的悲伤情景

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

至年间

三分之二的新生虎鲸都死了

在过去的三年里

这片海域没有一例新生的虎鲸宝宝存活了下来

曾有科研者将死去的鲸鱼宝宝拖到岸上去安葬

鲸鱼妈妈也会一直跟着

直到她无法再游过去的浅水区

妈妈才停下来

依依不舍地留在原地

定定地看着自己远去的孩子

如今

当地的虎鲸群只剩下75个成员

这也意味着

或许在不远的未来

如此聪慧的动物种群

将会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更让人心碎的是

正在海洋里饱受折磨的动物

不仅仅是虎鲸

也是在这个夏天

在原本冰天雪地北极圈内

竟然出现了32℃的罕见高温

北极熊的冰川家园

正在迅速融化

一只北极熊妈妈

正带着自己的孩子

在细碎的浮冰块之间颠沛流离

因为冰川面积比原来减少了50%

北极熊妈妈为了生存

需要带着宝宝一起游过上千公里

尽管它们擅长游泳

但如果途中没有浮冰落脚

可能会因此累死在海水里

在另一片浮冰边上

还有一只奄奄一息的北极熊

正试图奋力地爬上浮冰

这是它在游了个小时后

在公里之外找到的唯一一块救命浮冰

整整9天的时间里

能果腹的除了海洋垃圾没有别的食物

也没有浮冰可以倚靠休息

在海岸边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北极熊尸体

尸检报告里

显示的结果都是

擅长游泳的北极熊死于溺水

无家可归的它们

实在是太累太饿了

冰川不断融化

也意味着海象们一直以来用以栖息的居所

正在不断消失

抱着孩子孤立无援的海象妈妈

为了能让一直潜在水中的孩子能够短暂休息

游了很远很远才寻到一处冰面

然而探出头去

冰面上早已经载满了海象

精疲力尽的海象妈妈试图为宝宝腾出一点地方

却遭到驱赶

为了孩子她不得不抗争

甚至浴血奋战

后来历经艰辛

“妈妈终于找到能够栖身的地方,

她得以跟她的宝宝待在一起享受母子间的爱意,

但,没人知道它们的未来将会怎样。”

研究北极气象的学者珍妮弗说

很有可能在年前的某个夏天

北冰洋上的冰层会完全消失

“作为地球的中央空调,

一个无冰的北极带来的后果,

可能是人类难以承受的。”

不仅动物正在死去

从森林大火

到全球各地高温致多人死亡的惨剧

正在不断发生

除了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也已经成了定时炸弹

甚至有科学家预测

到了年

海洋里的塑料垃圾数量可能会比鱼还多

如今

全球几乎每年都要生产和消耗3亿多吨塑料

其中很多一次性塑料垃圾都很难降解

所以除去污水排放等等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吨塑料

被倾倒进大海里

被污染的海水

越来越不适合海洋生物们生存

更多的塑料垃圾

甚至直接成了海洋动物们的“杀手”

天真的海洋动物

会把塑料垃圾当成食物进食……

因为根本无法消化掉

胃里填满了塑料的它们

最后只能挣扎着死去…

这种情况甚至多到

渔民将捕获的鱼儿剖开后

就会发现里面有许多的塑料垃圾

大大小小的瓶盖甚至能排成一列

即使没有误食塑料垃圾

被各种塑料制品缠绕着的海洋动物们

终究也难逃厄运

甚至原本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海鸟

也未能幸免

科学家说

每批塑料垃圾的降解周期

至少要年

更可怕的还有塑料微粒

因为微粒直径通常小于2mm

肉眼极难发现

就连深达米海底的海洋动物

48%体内都含有塑料微粒

这也意味着

“人吃鱼

塑料微粒就会留在人体内

海鲜爱好者每年或可吃进颗塑料微粒”

在这颗原本被称作蓝色星球的地球上

似乎已经被垃圾覆盖得看不见一丝光亮

人类对这些动物们造成的伤害

也正开始回到人类自己身上

海洋探险家RobertSwan曾说

“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

最大的威胁

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它”

因为能救地球的没有别人

只有人类自己

或许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改变一些细微的生活习惯

就能减少塑料垃圾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就不会再眼睁睁看着那些让人心碎的惨剧发生

却无能为力…

希望我们每个人和身边的家人朋友

都能努力先从这9个“举手之劳”做起:

1、购物自带环保袋

2、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尽量自带水杯,使用可重复利用的饭盒

4、减少一次性制品包括吸管的使用

5、尽量无纸化办公

6、用玻璃器皿储存食物

7、随手关灯关电脑,夏天尽量把空调调高一点

8、在有条件的情况种一些绿色植物

9、尽可能选择棉、麻等自然质地的衣物

这颗蔚蓝色的星球

是海洋动物们的家园

也是人类自己的家园

真的很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

希望在有生之年,

我们能努力让这颗星球变回从前的蔚蓝。

愿虎鲸妈妈不会再为了宝宝无法存活而悲伤,

愿北极熊和海象在冰上停歇的时间,

能久一些,

再久一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jinga.com/wxtz/450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虎鲸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