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华灯初上夜未央
歌舞笙箫古道旁
灯海璀璨人空巷
火树银花映红墙
实践教学现已在大学生潮中成为一种趋势,实践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勤动手、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深受各大学的重视。能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型优秀人才,有助于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同时可以学到在课堂上不会学到的知识,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认为社会实践是送给我的一笔财富,为将走出校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疫情时期学校为了我们的安全,决定带我们在省内进行实训。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次的实习选择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园林产生于皇家,西安作为早期国都曾有过辉煌的园林,所以我们来到古城西安进行研讨学习。
大唐芙蓉园介绍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西安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朝皇家芙蓉园遗址上。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是国内最大的仿唐建筑群。大唐芙蓉园风格特点庄严大气,在园内的建筑物上也体现出来了。
建筑
1
帝王文化区以全园标志性建筑——紫云楼为代表,展示了“形神升腾紫云景,天下臣服帝王心”的唐代帝王风范。历史上的紫云楼,据载建于唐开元十四年,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必登临此楼,欣赏歌舞、赐宴群臣与民同乐。依史料重建的紫云楼位于现园区中心位置,也是全园最主要的仿唐建筑群之一,主楼共计四层,每层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载体共同展示了盛唐帝王文化。一层由反映贞观之治的雕塑、壁画和大型唐长安城复原模型,国家一级唐文物展等组成。二层为唐明皇赐宴群臣,八方来朝、万邦来拜大型彩塑群雕。紫云楼是园区内一个重要的景点表演区,三层的多功能表演厅为您上演宫廷演出“教坊乐舞”。四层设有如意铜塔投掷游戏。
这是大唐芙蓉园的布局图
道路系统
在大唐芙蓉园中,道路系统也是在规则的基础上富有变化的。园内主干道宽阔可供车辆通行,从主入口通往园内各个景点。园内次干道分布在各景区,沟通各景点,建筑。大唐芙蓉园中的次干道材料及形式广泛,更富美感。园中的游园小径将游人引入各个景深角落之处使其更加深入的游览。
水景
水作为造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层大放异彩,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中国的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兴起和发展得益于道家思想在中国的兴盛。道家思想宣扬崇尚自然之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山水文化”得到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园林山水造园理念的哲学和文化基础,使得“山水文化”成为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对大自然中水的敬仰和崇拜,使得早期园林模拟营造水景搭配宗教或神话传说雕塑,侧重观赏的.雕塑或水池,具有宗教崇拜、敬畏天地的精神,是对自然山水的形式的演变。从皇家园林对自然的水文化的崇拜到私家园林对水的亲近和观赏是古典园林对水景设计的升华和演变。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为体量小巧、造型新颖,用来点缀空间和增添景致的小型设施,是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只只骆驼背着象征本国文化的物品,穿梭在各国之中。
景观小品
大雁塔简介
西安也是唐代的都城长安,也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它拥有着浓厚的唐代文化,经历唐朝盛世的熏陶,它也有着自己迷人的魅力感染着人们。长相思、忆长安,千百年过去了,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盛唐气象一直为世人所称道,而西安则是盛唐最好的见证者与继承者。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而在这里,更能追溯起唐三藏玄奘的故事。
大慈恩寺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据史料记载,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经朝廷批准,玄奘亲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在大慈恩寺的玄奘三藏院内,有用铜刻、木雕和石雕制成而成的巨幅壁画,将玄奘大师的辉煌一生展现出来。
景观小品
大雁塔的各种雕塑小品也都展示了大唐的风范。
植物配置
大雁塔的植物配置也与其周围环境建筑相配合呼应。
水景
大雁塔水景广场又名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占地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整个大雁塔水景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
昆明池
昆明池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入口百米,“昆明池”三字赫然入目,一艘雄伟的古代战船,船头高高扬起,似乎御浪前行。著名的楼船水师是西汉的独立大兵种,拥有近20万常备兵员。《汉书》有载:“楼船桅杆高达数十丈,楼船高十余丈”。汉武大帝目视前方,双手持剑,身着铠甲,披风高扬,战船两旁武士手持长矛宝剑,个个威风凛凛,委实是一支赫赫威名的大汉雄军!
前行三百余米,达昆明湖,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波光潋滟。湖岸垂柳依依,绿草青青,花木争艳,湖中鱼追逐着光影,宛如流动的线条在水中自由的穿行,时而聚拢时而分散,有人买来鱼食投喂,鱼便纷纷将嘴张开O型,争先恐后的抢食,不喂了,鱼又倏的游走,去向新的投食点。
沿湖前行,一座拱形汉白玉大桥呈现在眼前,此桥名七夕桥。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年),为映照天上的银河,于昆明池畔东西两侧分别立牛郎、织女石像,隔河相望,这是文字记载中早期的“牛郎织女”人文景观,离今余年。
桥体石柱上雕有形色各异的喜鹊,有的欲展翅高飞,有的似在栖息,有的似乎在呼朋唤友,一同为牛郎织女搭造一条连通的桥。牛郎织女的雕塑在桥的东向,牛郎用筐桃着一对儿女,手拉着黄牛,织女伸着双手自天上飞驰而下,一对有情人在七夕会面,所以每到农历七月七日,就会有许多青年男女来这里,期望成就美满姻缘。
诗经里
诗经里小镇。
游览完昆明池,我们乘车前往同在沣河之滨的诗经里,《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相传,《诗经》就就在这里整理而成,《蒹葭》、《关雎》、《桃夭》等诗经名篇就诞生于美丽的沣河畔。
诗经里是一个特色小镇,和其他小镇有所不同的是,将文化音乐与风土民情深深的融合在一起,你便觉得它有了魂,无论国风广场、鹿鸣食街、关雎广场、小雅书社等等均与《诗经》相对应。走进诗经博物馆,满是书籍,李教授为我们细细讲解着先辈的勤劳奋斗,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劳动中的欢快,有“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劳动后的结伴同行,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辛苦劳作,也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的不平,更有“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对丰收的赞美与期待!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从我们的祖先到我们到未来,我们始终乐意改变这个世界,让世界更加美好。
通过这次西安之行,我们收获很多,一方面知道了我们所学在现实中如何应用,一方面见识了更好的应用和设计。还打开我们的视野不在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
END
图片来源:规划设计38班
文字来源:规划设计38班
图文编辑:贾欢
责任编辑:杨涵潇
投稿邮箱:sthjgcf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