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安能物流(.HK)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正式生效。这是该公司上市后经历的首次年检,意味着自生效之日起,安能物流可被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购买,进一步扩充了流动性。
2月18日,安能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业绩预告,年实现货运量增加不少于20%,收入增加不少于30%,毛利增加少于10%,经营利润减少约50%,经调整净利润相较于年同期经调整净利润(约人民币6.54亿元)减少约30至40%;预期截至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净亏损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而年同期则录得净利润约人民币2亿元。
在业务量和收入上,安能物流获得了稳健增长,安能物流在预告中也对利润减少情况做出详细解释——自年第二季度以来,COVID-19疫情反复及其他宏观因素所导致的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已削弱及干扰对快运零担服务的需求增长;同时,燃油作为干线运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公司整体干线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加。公司公告解释,截至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预期净亏损不少于20亿元主要是由于估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会出现大额亏损所致,而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估值于年有所增加。
此外,在披露业绩预告同日,安能宣布了不超过1亿港元的股份购回计划。这也是继年12月董事长王拥军两次增持后,管理层再次向市场传递的“低估”信号。
价值低估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零担快运公司,安能物流当前的市值正处在低位。
年“双十一”,安能物流以13.88港元的价格挂牌上市。随后几日虽然破发,但因其维持住了百亿市值,也从侧面回应了市场对其未来盈利能力的质疑。
事实上,安能物流彼时能达到百亿市值的背后,离不开货运量的支撑。
年,作为首家年货量破千亿吨的快运公司,安能物流万吨的货量在众多对手中排名第一。(数据来源:运联智库)
年末,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两次采取了增持措施应对股价动荡,交易对价分别达到万港元和万港元。增持完成后,王拥军对安能物流的持股比例从37.21%增加到37.23%。
而这一增持举措起到一定的效果。年最后四个交易日,安能物流的股价从7.92元攀升到10.3元。
为了应对动荡的股价走势,2月18日,安能物流的一纸公告有如及时雨,洒向资本市场,并将股价小幅拉伸。公告显示,基于对未来发展信心,安能物流宣布不超过1亿港元的股份购回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恒生指数公司发布年检结果,安能物流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而此时距其上市仅过了三个月。
依据恒生综指先调,港股通后变的原则,预计安能物流将在3月7日正式生效。在业内看来,此次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将直接帮助其提升股票的流动性,公司的市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jinga.com/syxh/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