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浙江渔民20年前在出海捕鱼时捞到了一根巨大的“鱼刺”,其长度达到了2.92米,重量为45公斤。虽然张国云一度认为这是一只珍贵的大鱼的骨头,但在收网之后,他才发现这不过是一根“骨头”罢了。他将其带回家珍藏。
这根巨型“鱼刺”不是平滑的,上面有许多13个直径约为1厘米的洞孔。一些人猜测这根鱼刺可能是人工打磨的,但经过后续研究,人们推测这根“鱼刺”应该是天然产物,可能属于某种鲸鱼的肋骨。人们根据已知的鲸鱼骨骼数据推断,这根鱼刺应该是鲸鱼的肋骨。
鲸鱼是海洋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体通常很大,像蓝鲸这样的动物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文献记录中最大长度达到29.9米,体重达到吨左右。然而,人们发现它们的船只总是在与这些鲸鱼相遇时显得非常渺小。
但是,由于鲸鱼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在保护鲸鱼的前提下,人们不能直接从海洋中捕捉鲸鱼制作标本。因此,人们通常会利用死亡的鲸鱼制作标本。大多数鲸鱼死后会“鲸落”到深海以将它们从海洋中得到的一切还给海洋。
有些鲸鱼因搁浅而死亡,如果它们被及时发现,人们会尽力帮助它们重回大海,但有些情况下,它们只能死亡。在它们死后,人们会想办法将它们制作成标本。然而,由于鲸鱼的体型实在太大,所以制作标本时难以完整地保存鲸鱼的躯体,只能保留骨架。
因此,人们将鲸鱼的尸体拖上岸,埋入土中,等待它们自然腐烂,骨架脱脂后再将骨头从土中挖出来。接下来,人们会进行多道工序,如将骨骼放进双氧水中处理,使其变白,或将骨头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使其中的色素分解。
完成美白后,人们会对骨骼进行编号,然后开始组装,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完整的鲸鱼肋骨,确实可以达到2米以上。古鲸的化石长什么样?它们的骨骼也这么大吗?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鲸鱼的体型一直都偏大,而出土的古鲸化石也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此前有考古学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雷德海滩,发现了史前鲸鱼的化石,这种鲸鱼生活在万年前,其体长达到了17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古鲸的骨骼其实要比现代鲸鱼的骨骼更加结实,并且它们从那时应该就已经生活在深海当中了。
而鲸鱼自始至终都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吗?显然不是,大部分研究都显示,鲸鱼这种庞大的动物最初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或者说它们那时是两栖生物。
作为两栖生物的古鲸体型要偏小,长度在1.8米到2.4米左右,有着灵活的四肢,这促使它们既能在水中捕食,又能在岸上奔走。鲸鱼的祖先可能是两栖动物。始鲸鱼生长在陆地上靠猎取其他动物和鱼类为生,后来,由于大量的鱼类的引诱,使它们逐渐移向大海。
而且更重要的是,鲸鱼化石的中耳保存完好,同陆生哺乳动物的中耳完全一样。对鲸鱼的各个骨骼进行组装还是很麻烦的,不仅前后的处理费时费力,后期组装的时候甚至还要利用现代科技制造出一些“仿生骨骼”进行补充,确保整个骨架标本是非常完整的。
然而,浙江渔民珍藏的鱼刺其实十分常见,只是不容易被打捞而已。浙江渔民张国云捡到的那块“鱼骨”,情况风化还比较严重,应该是在自然环境下被分解完成的,并且没有经过任何的美白修复处理,所以看起来要更灰一些。因此,这根普通鲸鱼的肋骨确实没什么研究价值。
虎鲸总是显得与人十分亲近。它们被认为是海洋中最为特殊的生物之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特别。此外,大部分的鲸鱼也会表现出与人类亲近的行为,比如座头鲸等。